线下股票配资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张雪
9月22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财政部、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2026—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》(2025年第24号),明确自2026年1月1日起,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将继续实施,但技术门槛显著提升,旨在通过技术升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,插电式混合动力(含增程式)乘用车的纯电动续驶里程门槛从43公里大幅提升至100公里,增幅达132%。
同时,纯电动乘用车的百公里电能消耗量要求也采用了更为严格的新标准。
政策核心:技术升级与税收优惠协同推进
公告指出,2026年1月1日起至2027年底,购置列入《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》的车型可继续享受购置税减免政策。其中,2026年购置税减半征收,单车最高减税额1.5万元;2027年政策保持不变。减免政策与技术要求紧密挂钩,不符合新标准的车型将无法享受税收优惠。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从“政策补贴”转向“技术创新”的明确导向。
细则解读:技术门槛全面提升,倒逼产业升级
一、纯电动乘用车:能耗与质量双重约束
1.百公里电能消耗量需严格符合《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第1部分:乘用车》(GB 36980.1—2025)标准,确保能耗水平达到最新国家标准要求。
2.针对大质量车型(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3500kg),能耗限值参照3500kg车型标准执行,填补了此前大车型的技术监管空白。
二、插电式(含增程式)混合动力乘用车:多维指标严格限定
1. 纯电动续驶里程:必须满足“有条件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100公里”,对于插电式(含增程式)混合动力乘用车,新技术要求更为全面细致:纯电动续驶里程应满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100公里,较此前43公里的要求大幅提高。
2. 燃料消耗量:在电量保持模式下,燃料消耗量(不含电能转化部分)需较国家标准《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》(GB 19578—2024)降低:
整备质量≤2510kg:降低至70%以下
整备质量>2510kg:降低至75%以下
大质量车型同样参照3500kg标准执行。
3. 电能消耗量:电量消耗模式下的电能消耗需较GB 36980.1—2025标准提升:
整备质量≤2510kg:提升至140%以下
整备质量>2510kg:提升至145%以下
大车型同样执行对应标准。
过渡安排与合规管理:
新旧车型衔接:2025年12月31日前已列入《减免税目录》且符合新要求的车型,将自动转入2026年首期目录;不符合要求的车型将被撤销资格。
企业申报时限:拟列入2026年首期目录的新车型,需在2025年12月12日前完成申报。
动态监管机制:被撤销车型可重新申报,税务机关将依据最新目录及减免税标识办理税务手续,确保政策公平性与执行效率。
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:
根据2023年发布的政策,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将延续至2027年,但减免力度逐步调整。
2024年至2025年,购置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,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。
2026年至2027年,购置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,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.5万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6年1月1日起,列入《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》的车型,需符合新的技术要求。
2025年12月31日前已列入《减免税目录》且符合本公告技术要求的车型,将自动转入2026年第1期《减免税目录》。不符合要求的车型将从《减免税目录》中撤销。
技术门槛筛选优质产品 推动产品迭代加速
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崇华表示,新技术要求通过提高技术门槛,推动新能源汽车在能耗、续航等方面的技术升级,同时调整减税额度,体现了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导和支持。
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,此次调整是为适应新能源汽车续航快速提升,发动机增程技术进步,确保政策与技术发展同步。
他进一步指出,政策通过提高技术门槛,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淘汰落后产品,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。
对消费者而言,符合新技术要求的车型可继续享受购置税减免,不符合的车型则无法享受,这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车成本。部分技术落后的车型可能因不满足新要求而退出市场。
数据显示,2025年1-9月,我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(含增程式)累计销量约294万辆,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30.7%。其中,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销量约84万辆,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.7%。
目前,主流插电混动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大多已超过100公里。
例如比亚迪(002594)唐DM-i智驾版纯电续航175公里、上汽荣威M7 DMH可实现CLTC纯电续航160公里、沃尔沃全新XC70车型CLTC工况纯电续航里程超200公里。
有预测表明,至2030年,国内车市纯电、插混(含增程)、燃油三大动力形式乘用车占比将呈现3:3:3的格局。
此次政策调整将对技术路线多元化发展产生积极影响,特别是对非汽柴油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燃料消耗量不作要求,意味着以甲醇等eFuel作为内燃机的混合动力车型能耗将不受新技术要求的限制。
行业专家预测,至2030年,中国汽车市场将形成纯电动、插电混动(含增程)与燃油车三分天下的格局,占比各约30%。
随着新技术要求的实施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,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。未来两年线下股票配资,车辆电能消耗量限值与燃料消耗量限值的持续加严,将不断推动车企投入先进技术研发,促进整个产业的技术升级与结构优化。
迎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